砝码等级划分
砝码等级划分依据JJG99-2006《砝码》规程,主要分为以下体系:
一、现行标准(JJG99-2006)
1.等级分类:共9个等级,包括E1、E2、F1、F2、M1、M12(或M1-1)、M2、M23(或M2-3)、M323。
2.等级精度排序:
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E1>E2>F1>F2>M1>M12>M2>M23>M32 3。
二、历史标准(JJG99-1990)
1.旧分类方式:采用“二等九级”,包括一等、二等、E1级、E2级、F1级、F2级、M1级、M11级、M2级、M22级、0级36。
2.新旧对应关系:
·原“等砝码”如一等、二等调整为“标准砝码”,需提供修正值;
·原“级砝码”如E1级、F1级调整为“工作砝码”,仅标注允差。
三、各等级应用场景
1.E1等级:最高精度,用于检定E2等级砝码或高精度衡量仪器。
2、E2等级:传递F1及以下等级,适用于精密实验室或校准场景。
3.F1/F2等级:用于工业检测或常规实验室,传递更低等级砝码。
4.M系列等级(M1、M2等):适用于一般工业称量,如生产线或贸易结算,误差范围较大.
四、补充说明
●五等量具:仅包含0级砝码,属旧标准中的最低等级,现归入M3或类似等级。
●组合形式:常见砝码组合为5、3、2、1或5、2、2、1,便于不同量程覆盖。